2024
中药炮制技能传承大师刘茂贵:用“心”传承 以“新”提质,传统中药炮制技能焕发新活力

日期:2024-06-12 13:49:06

A+ A-

来源:羊城晚报
 
      中医药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历数千年而不衰。如今这一包小小的中药饮片,凝聚了一代代中药人的坚守与辛劳。在漫长的历史中,中药生产经历了哪些发展和变化?作为非遗项目的中药炮制传统技艺,在中医药传承和创新中扮演何种角色?中医药产业如何催生新质生产力?近日,我们来到揭阳普宁市,拜访中药炮制技能传承大师刘茂贵和他所在的企业,探寻关于中医药传承创新的故事。

\
刘茂贵老师介绍中药炮制技艺
 
      初心不改,老药师回忆与中药结缘

      传承、学习、坚持,是眼前这位八旬高龄老人在交流中提及次数最多的词语,提起中医药和中药炮制技术,这位老人侃侃而谈,道不尽的话语里充满的都是他对中医药事业的毕生热爱。
 
      刘茂贵,后辈都尊称他为“刘老师”,现年80岁,作为新中国第一批中医药专科学者,他先后就读于江西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获得美国世界传统医学科学院传统医学博士学位,曾担任国家中药管理局中药专家组专家、中华临床医学会副理事长、美国传统医学科学院整合医学特约研究员,先后在省级、国家级和国际医药科技杂志发表论文38篇,取得科研成果7项,荣获科技成果奖和优秀论文奖7项。2003年加入康美药业,担任技术顾问一职,现主要负责公司生产与质量技术监管指导及中药炮制技术培训工作。
 
      “中医药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古时候,医药不分家,好的医师,也是一名好药师,正所谓‘病靠医治,医靠药助’,中药既是中医药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医治疗疾病的物质基础。”刘老师介绍道,同时他也坦言,“上世纪50年代监管体系还没健全,关于中药生产相关标准规范也不完善,前店后坊的粗放式经营模式,以及生产设备和技术的限制,使得中药质量得不到保障。” 1961年参加工作后,刘老师选择投身中药炮制生产领域,历经六十载,始终初心不改。什么是中药炮制?炮制的目的是什么?它起到哪些作用?听这位中药炮制技艺传承大师向我们娓娓道来。
 
      药德至上,怀仁者之心炮制好药

      “中药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馈赠,80%是植物类,所以中药又称为‘本草’。每样药材都有其特定的生长条件,并受气候、水质、土壤等因素影响,从种植、采收,再到加工生产、运输存储,形成了一条环环相扣的全流程链条。当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药物的质量和最终疗效产生不可逆的影响,可以说中药是既普通又金贵。”刘老师如此形容中药。为了使天然药物符合用药要求,就需要经过炮制。刘老师介绍,中药炮制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按中医用药要求将中药材加工成中药饮片的传统方法和技术,古时又称“炮炙”“修事”“修治”。药物经炮制后,不仅可以提高药效、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而且方便存储,是中医临床用药的必备工序。炮制是一门传统又独特的制药技术,早在2006年5月,中药炮制技术就已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医药类。中药的炮制主要包括:净制、切制、炒制、炙制、煅制、蒸制、煮制、炖制、燀制、制炭、制霜、水飞等。一种中药可以采用多种方法炮制,一种炮制方法也可兼有多个作用,这些炮制方法有主次之分,但彼此之间又相互密切联系。中药炮制的目的是多方面的,通过炮制来调整药性,引导药性直达病所,使其升降有序,补泻调畅,解毒纠偏,发挥药物的综合疗效。通过对中药的炮制,可以达到以下作用:1、可以洁净药物,保证用量准确;2、便于调剂和制剂;3、稳定有效成分,增强疗效;4、可以改变药物的药性,以及引经报使作用,俗称药引;5、减毒作用,保证临床用药安全;6、利于保存等等。
 
      关于中药炮制技艺的研究和创新,刘老师并未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停下学习的脚步,他认为中医药知识宝库如浩瀚星海,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只是沧海一粟,必须活到老学到老。在提升自我的同时,他仍坚持每周去到一线生产车间,将经验和知识口传亲授给他的弟子,并指导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不断优化提高工艺。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中药炮制技艺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为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近年来,企业生产车间配备了越来越多先进的设备,如带有智能化监控、可溯源、远程控制功能的炒药机、煎煮锅等,智能化自动化的辅助为中药品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刘老师表示。
 
      谈及中药炮制对药品质量的意义,刘老师眼神坚定且严肃,“中药炮制要严格遵照《中国药典》和《中药炮制规范》规定工艺流程,才能符合入药标准,绝不能因繁从简,随意改动。质量第一原则同样也是中药炮制工的职业操守,涉及百姓健康的,绝对不能马虎对待。”
 
      康美药业质量管理部负责人张津津表示:“选用道地的药材,采用最佳炮制工艺,通过炮制,调整药性,增利除弊,使中药饮片真正达到‘安全、有效、稳定、可控’的要求,更好地适应不同病症的辨证用药,提高治疗效果。在保证中药饮片质量的同时,也为中药全链条的质量保证提供重要的支撑作用。近年来,公司持续加大中药质控相关资源投入并自主搭建康美药业中药溯源平台,实现了从药材源头到产品销售末端的全过程信息化质量控制,切实为中药质量保驾护航。”

\
把好中药质量关
 
      守正创新,赓续中医药薪火

      近年来,刘老师的工作重心逐渐转向中药炮制技能人才培养上,“中药炮制工是一门脏活累活,炮制涉及炒、蒸、煅、煮等工序,车间工作温度较高,而且需要有扎实的中药理论基础和一定实操经验,年轻一代,能在艰苦的环境中沉下心来从事中药炮制工作与学习的,需要有异于常人的耐心和对中医药持续的热爱。”刘老师表示,“中药炮制技艺要代代传承下去,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在国家的重视下,现在从事中药炮制领域研究和工作的人越来越多了,企业和高校也加大了对中药生产制造类人才教育培养的投入力度,中药炮制不仅是一项技能,更是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除了坚持学习,在“刘茂贵传承工作室”,在“中药炮制技能大师工作室”,在“中药炮制工职业技能等级”考评现场,总能见到刘老师忙碌的身影。他躬身入局,直接参与到公司中药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中,二十一年间,为企业培养出一批批中药人才新秀。
 
      谈到对年轻一代的寄语,刘老师表示,“我希望年轻一代中药人怀着仁者之心和严谨之心,践行‘神农尝百草’的精神,坚定走中医药这条路,潜心学习研究,不断提升自我、挖掘创新,用心为老百姓做好药。人生有限,蜡烛总有燃尽的一天,在这之前,我会尽自己所能,点亮更多年轻一代对中药事业的热情,让中医药传统文化代代传承,发扬光大。”

\
康美智慧药房
 
      “质造+智造”,传统中医药向“新”而行

      “从‘制造’到‘质造+智造’,近年来,康美药业在推进新质生产力方面采取了多方面举措,主要围绕人才创新、技术创新、智能制造等方面展开,以降低成本、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并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康美药业供应链中心副总经理、普宁生产基地负责人黄龙涛表示。
 
      发展新质生产力,人才是先导和关键,坚持“传承+创新”原则。据康美药业企业官网,近段时间以来,公司通过传统技艺以师带徒、组织职业技能等级考评、成立技能大师工作室、开展校企人才交流合作等措施,培养具有传承精神和创新思维的新一代高素质中药技能人才,加快催化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让千年中医药焕发新活力,助力属地经济社会和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技术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基石。公司加大研发力度,引入新技术,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和优化,积极推动科技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据悉,截至 2023年底,康美药业拥有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570余项。2023年度,公司核心中药产品黄芪、党参、金银花等11个通过国家专利产品备案认定,合计拥有国家专利产品17个,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8个,是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